
文物年代:西周前期;
文物尺寸:通高21.3厘米,口宽13.3厘米,口长17.4厘米,重2.4千克;
李荫轩、邱辉先生捐赠,现藏上海博物馆。
口沿较宽,上立两耳,长方体,四隅设棱脊,平底下置柱足,上部有外卷角兽首,这是西周早期鼎足装饰的趋向。腹壁四壁饰兽面纹,兽面的双角下垂,尖端又作勾曲形上卷,这种构图的角部占了兽面纹的主要地位,有庄严凝重感。这种装饰在西周初期的兽面纹中极为少见。鼎腹内壁铸铭文五行三十四字,大意为:周王来到成周的这一年,后趠受到濂公的馈赠,因而铸了这件方鼎,作为他父亲辛的祭器。厚趠方鼎最早见于《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》著录,为宋代出土留存至今的青铜器之一,是历见著录、流传有绪的重要青铜器。
|